当前位置:平潭时报  >> 第3139期 >> L03版 平潭蓝 返回
上一篇   下一篇     放大  适中  缩小
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 责编


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
融媒体记者 陈澜清

2021.08.14

  

  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  

  →刚采摘下来的花生是黄白色的外壳

  

  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  

  ↑林庆好和老伴在田间地头采摘花生

  ■融媒体记者 陈澜清 文/摄

  花生,是除了地瓜以外,平潭人最常种的经济作物。眼下正值花生收获的季节,乡间的田垄里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。

  日前,记者前往平潭上攀村花生采收地探访,为读者带来今年采收季的一线见闻。

  与雨水赛跑 午夜打手电忙采收

  自然禀赋,特色天成。花生与平潭有缘,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其良好的成长,在上攀村、芦北村、当盛村、谢厝村等地,最近农民忙碌的农事主题都绕不开花生。

  中午11点,记者来到上攀村村南的一处不大田的地里,远远望去,田地里立着一顶遮阳伞,今年65岁的林庆好和老伴拿着小板凳,坐在花生苗里忙碌。扒开一堆堆绿色的花生秧,就可以看见黄白色的花生果垂在根部。两位老人麻利地拿起一丛花生,甩掉泥土,手指一掐,花生就脱落了,不一会儿,身边的编织篮就装了半筐的花生。

  “快尝一颗看看,这刚脱秧的花生味道和晒熟的花生不同。”热情的林庆好抓起一把放在记者手中,又接着干活。捏碎一颗放入嘴中咀嚼,湿润的口感充满唇齿间,确实与熟花生大相径庭,自带一股泥土的清香。

  为了赶在雨水来临前完成花生采收工作,林庆好和很多村民一样,与时间赛跑,连续工作了近一个礼拜。“昨晚我和老伴半夜1点多就出来了,大家都是打着手电筒来拔花生,这样也能避免白天高温,提高点效率。”林庆好说。

  “夜间拔花生?”听到这样的工作方式,记者颇为惊讶,十分好奇。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,在平潭七、八月乡间的夜晚,暑热不再,十里八乡的村民打着手电筒赶来采收,他们聚集在田间地头,抬头,满天繁星相伴,耳畔边是虫鸣鸟语,这样的场景一定十分有趣。

  从小生活在城关,很少与农活接触的记者,借此契机,现场体验了一把采收花生的“瘾”。在林庆好的指导下,记者双手抓住一把花生苗连根拔起,一串串、一粒粒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,快速甩掉上面的泥土后,露出白白的花生果十分惹人喜爱。

  “拔花生不仅是农活,还是个技术活,太使劲了花生会断在土里,不使劲嘛又拔不起来,所以劲要刚刚好才行。”林庆好说,花生只有半个月的采摘期,等花生成熟时还要看准时机去拔,晚了花生就拔不起来,会在地里发芽,遇到多雨天气时,花生还会发霉烂在地里。

  

  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  

  ↓花生地与风车相互掩映,一幅夏收的好景致

  

  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  

  ↓上攀学堂操场上晾晒的花生,形成一个个“豆腐块”

  “最热闹”晾晒场 回忆往昔劳作时光

  听友人说上攀村里有处“最热闹”的晾晒场,每每花生收获的季节,这里会上演一场“抢地盘”的大戏?带着疑问,记者继续探访。

  来到村头,向远处田野望去,一垄垄田埂上,农民正在忙着采收花生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翻动的新鲜气息,沁人心脾;刚完成花生收成的田地里,原本的绿色消失了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晒干的花生秧,以及一堆刚烧过的花生秧灰烬。取之于自然,还之于自然,这些灰烬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,是老农的智慧。

  现场,村民林老伯麻利地挑起一根捆满花生的扁担,放在肩膀上,径直向记者走来,这看似轻松的动作,足见几十年岁月在田间劳作的功力。“老伯,您辛苦了,怎么只有花生秧,花生在哪里晾晒啊……”,听到记者的疑惑,陈老伯放下担子,他指着上攀学堂的方向说:“你去学堂的操场看看,那边是晒花生的场所……”

  在林老伯的指引下,记者来到上攀村这处“最热闹”的花生晾晒场。一走进大门,目之所及,都是晾晒的花生,颗粒饱满的花生组成一片片豆腐块的晾晒区域,这是农民们起早贪黑来此为自己的花生谋求的一席之地,像一条条金色的毯子,互相比美。

  蹲下来,仔细拿起一颗破壳的花生,轻轻一捏,花生壳裂出一个大口,两粒穿着粉红色“内衣”的花生仁从壳里钻了出来。这“内衣”又薄又软,手指轻轻一碰,都会被戳皱甚至碰破。

  此时,我们刚好巧遇上攀村第一党支部书记林海平,她满心欢喜地和记者分享着今年花生丰收的喜悦。“今年上攀村不少村民在立秋前就完成花生采收工作。”林海平表示,上攀村历来有种植花生的传统。村里天然的沙质土,给花生种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,再经过传统的煮制、晾晒的工艺,不仅皮薄、颗粒饱满,还口感香甜、脆口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
  有一次,林海平通过航拍机的视角看到了村民将花生在天台晾晒的场景,激动不已,“通过航拍视角,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楼顶都成了晾晒场,像铺上一层黄棉被,那场面可壮观了。”林海平说。

  花生在林海平的记忆里,是要从童年说起。她表示,上攀村村民的勤劳,是林海平从小刻在骨子里的印象。“一到农忙时节,你看不到村里休息的农民,他们都在地里忙碌。很多村民一年种植两季花生。”今年,林海平公公家种植了六七亩花生,除了自己吃,剩余的花生有的还会放在微信朋友圈售卖,由于花生颇受欢迎,一下子被预订光了。

  “我们村子的花生特别受欢迎,熟的花生有的一斤卖到20元,顾客还抢着要。我公公家的一季秋花生能卖3万元左右。”每年这个时节,林海平都会在工作之余,帮助亲戚朋友采收花生。

  

  花生田间“皆辛苦” 粒粒美味不易得

  

  ←林老伯收拾花生秧准备作为牛羊的饲料

  衍生丰富美味 刻在味蕾记忆深处

  花生与平潭的缘分有着数百年的历史。据《平潭县志》记载,清乾隆年间,花生就从福清高山传入,在各乡镇皆有种植。因此,由花生衍生出的平潭美食也不少。作为经济作物的花生,可以榨花生油。而青生的新拔花生、蒸熟的咸水花生、日晒后的熟花生……也各有其味。此外,八珍炒糕、花生糊等古早味美食也深深地印刻在每个平潭人的记忆中。

  对于蒸熟的咸水花生,存在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。记者回想起自己就读小学一年级时,和表弟、姐妹们还住在乡下,时常跟着外婆一起采收花生,当时,家门口种着一棵硕大的桑葚树,看着大人将成捆的花生拖到树荫下,我们就一拥而上,搬来凳子,开摘。物资匮乏的年月里,花生对人们来说都是稀罕物。暑热根本不怕,想想马上可以吃到新花生,也是满心欢喜,在嬉笑打扰间,一不小心就摘了一小筐。

  外婆笑着,夸我们能干,边说边抓起一筐刚采收好的花生准备制作咸水花生。每次,她都会认真完成浸泡、搓揉,去除表面泥沙等一系列步骤,放进煮锅,加入适量盐巴和香叶熬煮。在灶火加热下,咸香味渗透到花生中,经过数小时,滤干后就可以开吃。

  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,这咸香可口的花生成为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之一。

  长大后,除了咸水花生,接触到越来越多关于花生的美食。比如将花生和糯米混合,磨成粉末,制作成平潭特色的花生糊。每天早上经过简单熬煮,一碗下肚,美味又养颜。此外,平潭特色糕类美食八珍炒糕中,也有花生的身影。酥花生片与虾仁、咸肉丁、蟹肉等材料混合,与搅成糊状的白薯粉放入油锅煸炒,软糯中带着酥脆。花生是八珍炒糕的点睛之笔。

  此外,还有不添加任何作料的白晒花生,甜酥香脆、入口即化的平潭花生酥等,都是花生衍生的平潭美食,是许多人的家乡味蕾记忆。

  记者手记

  他们是具有“落花生”精神的老农

  像林庆好一样的平潭老农,几十年如一日,在地头田间忙于耕作的还有很多。当城市人民还在午夜沉睡时,他们就披星戴月,到田间采收花生……

  即使现在有了丰富的物质资源,富裕了,他们也习惯用双手创造劳动果实。问他们“为什么喜欢种花生”,他们大都回答,“花生多好啊,种些可以自己吃,家里儿女子孙也都能吃。”小小花生,让记者看到了平潭老农骨子里的勤劳和质朴,令人感动。

  “父亲说:‘花生的好处很多,有一样最可贵:它的果实埋在地里,不像桃子、石榴、苹果那样,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,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。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,等到成熟了,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,必须挖起来才知道……’”

  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散文作品《落花生》中的片段,我在小学读到时,就颇为喜欢,“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,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,保持锐意的进取之心、平和的生存态度,做一个有用的人”。

  如今读起,更受触动,一定意义上,这些勤勤恳恳的种花生老农,何尝不是“落花生”精神的体现呢?

(全文共3596字)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