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平潭时报  >> 第3242期 >> 008版 海坛风 返回
上一篇   下一篇     放大  适中  缩小
在海边触摸天神 雨雾过梅花山 只留清白在人间 咏海坛天神 重回岚岛感怀 编辑


只留清白在人间


陈有芳

2021.11.25

  11月20日,各报刊载,潘东升被中宣部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这一殊荣,是党和人民对他献身公安事业的充分肯定。

  1987年,20岁的潘东升,自福州大学毕业,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成绩第一的学生,他本可有许多选择;出国深造、下海经商等等,但他毅然选择从警。

  从一个基层民警、到各级公安领导,虽有职权大小之分,却均具这种工作特性。37年警坛生涯,一路走来,从机关到基层,从普通民警、处长到三明市和福州市公安局局长,在复杂环境中,潘东升努力工作,开创新局,尤其是把握底线,经受考验,充分展现了自己清廉的一面。不但拒腐反贪,以身作则,管束队伍,培植正气;而且生活艰苦朴素,廉洁奉公,感人至深。2021年9月25日夜,因长期超负荷工作,积劳成疾,牺牲在一线,年仅57岁。

  举荐贤才,选贤用能,是国家兴旺的表现。榜样力量是无穷的。潘东升的事迹,极具社会效应。省会福州、八闽大地以至于全国200多万公安民警,都将以他廉警的光辉形象,作为学习榜样,从而密切警民关系,促使公安工作深入开展,为改革开放、发展经济保驾护航。

  潘东升清廉从警,端正人品,感动了当地警界,在他牺牲后,短时间内,网上一片哀悼,充满缅怀之词,下属衷心敬佩心情油然可见;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,入闽采写长篇报道;被追授“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”“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,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,产生广泛影响,尤其给当前政法整顿工作,注入一股强劲动力。

  “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”,当年周恩来总理如此谆谆教导。进入新时期,我们依然面临严峻挑战。国际上反华势力虎视眈眈,国内影响稳定的因素也不断发生,黑恶现象、高科技犯罪等等,都应予以及时遏制,有效管控。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,公安工作面临的压力日趋加大。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。潘东升在公安局局长岗位上,严于律己、管束队伍、忠于职守、、以身殉职的无私奉献精神,成为各级公安局局长的榜样,其启示是何等深刻。

  1987年底,我自福建武警总队转业,在省公安厅从事公安调研工作。当时潘东升刚入警不久,分配在省厅科通处,由于同是平潭人,工余时有交谈。1997年后,我与他又同住一小区,有更多接触,有不少共同语言,成为忘年之交。后来他迁往新址,联系也少了。他牺牲后,详读了对他事迹的许多报道,令我回想起他待人诚恳、一身正气。潘东升从一名普通民警,成长为全国英模人物,体现了扎实的人生根基,爱国为民的高贵品格。

  我不禁想起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《石灰吟》一诗: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;粉身碎骨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

  人民群众自有火眼金睛,广大百姓最是爱憎分明。英年早逝的潘东升,只留清白在人间,他还承载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。时代需要楷模、警察需要榜样、人民需要清廉,其事迹将永载史册,发生长远影响。

  谨以此文,深切悼念海坛之子潘东升……

(全文共1179字)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