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平潭时报  >> 第3254期 >> J03版 芳草地 返回
上一篇   下一篇     放大  适中  缩小
语言“弹性”成就经典诗文 孔子为什么重视《诗经》? 古诗鉴赏 东床快婿 “按部就班”还是“按步就班”? 楹联赏析 编辑


古诗鉴赏


古诗文网

2021.12.07

  

  古诗鉴赏

  

  观猎

  [唐代]王维

  风劲角弓鸣,

  将军猎渭城。

  草枯鹰眼疾,

  雪尽马蹄轻。

  忽过新丰市,

  还归细柳营。

  回看射雕处,

  千里暮云平。

  注释

  诗题一作《猎骑》。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《乐府诗集·近代曲辞》,题作《戎浑》。唐人姚合《玄极集》及韦庄《又玄集》均以此诗为王维作。

  猎:狩猎。

  劲:强劲。

  角弓:用兽角装饰的硬弓,使用动物的角、筋等材料制作的传统复合弓。

  渭(wèi)城:秦时咸阳城,汉改称渭城,在今西安市西北,渭水北岸。

  鹰:指猎鹰。

  眼疾:目光敏锐。

  新丰市: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,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。

  细柳营:在今陕西省长安县,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。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。

  射雕处:借射雕处表达对将军的赞美。雕:猛禽,飞得快,难以射中;射雕: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,曾射中一雕,人称“射雕都督”,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。

  暮云平: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。

  译文

  劲风吹过,绷紧的弓弦发出尖锐的颤声,只见将军正在渭城郊外狩猎。

  秋草枯黄,鹰眼更加锐利;冰雪消融,飞驰的马蹄格外轻快。

  转眼已经路过新丰市,不久之后又骑着马回到那细柳营。

  回首观望方才纵横驰骋之处,傍晚的云层已与大地连成一片。

  赏析

  人尝论王维诗诗中有画,品《观猎》果不虚言。王维这首《观猎》,以一个“猎”字贯串全篇,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了一组将军冬日狩猎图。这组将军狩猎图又分为出猎图和猎归图。

  首联起句先写角弓鸣响,箭飞劲疾,然后才点出是将军冬猎。在强劲的北风中,传来了开弓放箭的声音,一开头便渲染出紧张肃杀的气氛,然后点明猎者和猎所,确是下笔不凡。

  “风劲角弓鸣”,未及写人,先全力写其影响:风呼,弦鸣。风声与角弓(用角装饰的硬弓)声彼此相应: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;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。“角弓鸣”三字已带出“猎”意,能使人去想象那“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”的射猎场面。劲风中射猎,待声势俱足,才推出射猎主角来:“将军猎渭城”。这发端的一笔,胜人处全在突兀,能先声夺人。

  具体描写纵鹰击捕,怒马追逐,进一步渲染了打猎的气氛,细致地刻画出打猎的场面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诗人用“疾”字刻画鹰眼锐利,以“轻”字形容马蹄迅捷,细腻传神。

  “鹰眼”因“草枯”而特别锐利,“马蹄”因“雪尽”而绝无滞碍,颔联体物极为精细。“草枯鹰眼疾”不言鹰眼“锐”而言眼“疾”,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,紧接以“马蹄轻”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。“疾”“轻”下字俱妙。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,对仗铢两悉称;细绎方觉意脉相承,实属“流水对”。如此精妙的对句,实不多见。

  颈联的写作,从章法上来讲,一般都要转折,要在上两联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境界,转出新意来。但转折时意脉不能与前面断裂。这里的新丰市、细柳营故址均在今西安市附近,两地相距七八十里。细柳营,本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,此处代指军营,即狩猎将军的住处。“还归”照应“忽过”,可见将军返营驰聘之迅速,画面具有飞动之感。诗人于此下一“忽”字,将其猎马之神态、将军之勇敢描绘得淋漓尽致。

  尾联更以写景收结,囊括全篇,贯通意脉。射雕处,又拱出一典,使全诗更加典雅。据《北史·斛律光传》载,北齐斛律光校猎时,于云表见一大鸟,射中其颈,形如车轮,旋转而下,乃是一雕。因此,斛律光被人称作“射雕手”。此处是代指将军射猎之处,隐含将军武艺之高强。此处射雕,并非实指。如若实指,则前边的“草枯鹰眼疾”则是白费笔墨。用“千里暮云平”一句结束,尤为精当。将军还归之晚,出猎之遥,全部暗示出来,并给人留下回想的余地。

  古诗文网

(全文共1511字)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