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平潭时报  >> 第3305期 >> 008版 海坛风 返回
上一篇   下一篇     放大  适中  缩小
公公的油炸海蛎果 致敬那逝去的年味 母亲的留客心事 海岛旧时年味浓 编辑


公公的油炸海蛎果


许洁洁

2022.01.27

  因为疫情,大家担心今年不能团聚过年。“今年吃不到老爸炸的果子了!”家人群里不知谁开的头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遗憾味儿。这个“老爸”是我的公公。他的炸果子像是胃和味蕾的回乡信号,信号一出,归心似箭。

  突然意识到,我在平潭这么多年,除了在家,居然没在别处吃过这东西,也不知道这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的。我赶紧上网搜索这三个字,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,基本都是以面粉为主的油炸零食,跟我公公做的完全不一样。

  记得结婚第一年,公公教我的第一道平潭美食就是炸果子。他把买回来的海蛎倒进一个大盆子里,撒上两大把盐,再用手拌开,然后静置。我是第一次知道这样可以使残留在海蛎上的壳脱落。

  等待的时间里,公公开始准备配菜,将包菜和胡萝卜切碎备用。关于包菜和胡萝卜我也很好奇,平潭人似乎很喜欢这两样菜。一个朋友教我海蛎煎饼也是需要用到包菜和胡萝卜。如果你去超市绞肉,绞肉机里永远有上一位顾客绞肉后留下的胡萝卜。

  第一年看公公洗海蛎就觉得辛苦。因为海蛎小且多,两个大盆,一把漏勺,一遍又一遍反复淘洗。后来洗海蛎的活由我来做,真觉得不容易,还没完全洗干净,我已感觉脚麻腰酸手腕疼。

  油炸果子需要将面粉和油炸粉按照1:1搅拌,再倒入海蛎里,加入盐、料酒、五香粉等调成浓稠的糊。瓷勺子沾水,装一勺面糊慢慢滑下油锅。别看公公动作利索,但是要炸完这一大盆,也需要好几个小时。

  公公虽然很早就教我制作过程,但唯独油炸这个环节他一定自己来。我也曾试过,却发现这是一项眼睛会了手却不会的活。我想,大概火候是关键。如果一年只做一次,需要十几二十年的经验吧。

  第一锅果子炸好了,公公便会出来吆喝:“来吃果子了!”大的小的们立即聚集而来,也不用筷子,直接上手拿着吃。刚炸出来的果子黄澄澄的,冒着热气,散发着香味。大家又想吃又怕烫的样子总让公公心满意足,脸上的光彩比油锅还鲜亮。

  而我们做妈妈的,每一年都担心孩子们吃太多。可小朋友们却发现集体偷吃是好玩的事,偷吃的队伍从两个增加到七个,还学会了团队合作,有的过来闲扯,有的嬉皮笑脸分散注意力。公公一直是他们的有力支援:“怕什么,都是好东西,一整天当饭吃都可以!没关系,是爷爷叫你们吃的。”

  说来奇怪,孩子们确实也没发现身体不适的情况,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

  我公公很会做饭。我们总说他是最帅的男人。除了炸果子,他还喜欢炒粉、煮地瓜粥、煮海鲜粥、海鲜焖冬粉。他也教我做薯粉结和海蛎煎。他曾对我说:“平潭的媳妇肯定要会做平潭菜。”但唯独炸果子,他从没让我单独做过。我猜,为大家炸果子的技艺是他不能放手的。

  我突然想起我的老爸。也是个会做饭的男人。我们莆田仙游老家除夕前也是要油炸各种食物。我爸炸海蛎饼的样子和我公公一模一样。虽然我在自己的家里也准备了梅花烙,但我从来没有成功炸出一个漂亮的海蛎饼。

  也许,就是这样,总有一种绝技是掌握在老爸们的手里,让你看得来,做不来,吃到嘴,忘不了!

(全文共1178字)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