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丁小玲
一提琼瑶小说,我就想到我二姐。
二姐少女时代,是个十足的琼瑶迷,并且是颇具功底的琼瑶迷。琼瑶一生创作的66部作品,二姐一本没落,全都看过。那些年,二姐正读初中,她和她的闺蜜,对琼瑶的每一部作品如数家珍。
书是怎么来的呢?那时我们住在学校大院,大院里有些大姐姐,正是谈恋爱的年龄,她们也热衷于看琼瑶小说,二姐便向她们借。二姐少女时代活泼可爱,嘴甜,人缘好,老师们都很喜欢她。有个教英语的女老师,把自己看过的琼瑶小说,都传给了二姐。可见琼瑶小说,当年在青春女性中,很火爆。
我小时候和二姐睡一张床,常常见二姐半夜躲在被窝里偷看琼瑶小说。二姐为了让我不告发她,对我打过各种糖衣炮弹。我父亲不让她看,怕她学坏了,那个年代,谈感情色变,在老学究父亲眼里,琼瑶小说等同于早恋的“催化剂”,敢看它,那是多了不得的大事啊!
可是言情小说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女,真有一股魔力,父亲根本限制不住二姐。除了半夜偷看,上课她也偷看,被班主任抓是常有的事儿。然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二姐最后总能想尽办法到班主任宿舍,把书给偷回来。据她说,都是利用班主任请她们去宿舍干活的时机偷的,为了把书偷回,有一度二姐甚至想偷偷配一把班主任宿舍的钥匙——这是有多痴迷?
除了看书,二姐她们还追剧,那时小镇上已经有了投影厅,凡是琼瑶剧改编的,她们也是一部不落,想尽办法去看。二姐说,那时演琼瑶剧的女主一般是林青霞或吕秀菱,看多了,她们就发现了一个规律,小说中如果描写女主大眼睛,演她的一定是吕秀菱;如果描写女主美若天仙,那一定是林青霞。二姐和她闺蜜在看剧前先猜测一番,结果准确率几乎百分百。呵呵,这是连琼瑶阿姨选角色的眼光都读懂了,不可谓不入心。
岁月倏忽几十年,当年的琼瑶女郎都已老矣,可是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,却依然鲜活在二姐心里,她说:“现在回头想想,被琼瑶小说中毒太深了,想到她走了,还是会鼻子酸酸的……”
二姐沉浸在往事里,回忆当年,她们不但看小说,还到处收集演琼瑶剧的演员贴画,每一张都如获至宝,把它们贴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,同学间互相传看,并以此为炫耀的资本,谁收集的多,谁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。她们还摘抄小说中的经典语录,抄了厚厚的一本。这不禁让人感慨,要是学习有这么上心就好了,可见,兴趣能迸发出强大的动力。
青春任性而敏感,和看琼瑶小说之深有没有关系呢?有一回二姐她们看《我是一片云》,林青霞演女主,演绎了一个三角恋故事,男主一个是秦汉演的,一个是秦祥林演的,二姐喜欢秦汉,觉得秦汉长得帅,希望女主能嫁给他。另一个小姐妹喜欢秦祥林,希望女主跟他。结果两个小姐妹吵到翻脸……这代入感也太强了吧,哈哈哈。
和我聊着天,二姐发来了一首歌曲,《心有千千结》。当年李玲玉、韩宝仪、高胜美演唱的琼瑶剧主题曲,和小说一样打动着二姐的心。“我心深深处,终有千千结”,这么多年过去了,纵有千结,也早已化作美丽的回忆了吧?
红学家刘心武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爱情如大海,浩瀚无边,瞬息万变,蕴含无穷的力量,又无比神秘玄奥,可予人最大的欢乐,也可予人最辛酸的磨难,在人的生死歌哭中,它的旋律即使时隐时现,或淹没在乐曲的深处,却永远是最令人心动神驰的音符。”这样的情感,大概是人人都想体验的,所以我想,以纯爱情为主题的琼瑶小说,能风靡许久,还是因为爱情可贵吧?
我那时太小,不懂二姐,也不懂琼瑶小说,更不懂爱情,但也偷偷看了几本,不知道为什么,我对琼瑶引用的词《苏幕遮·怀旧》却印象深刻,很是喜欢,并且记得当年曾认真地背过。词总是很唯美,那就再背上一背,谨以此词,纪念琼瑶阿姨: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
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