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平潭时报  >> 第4335期 >> 008版 海坛风 返回
上一篇   下一篇     放大  适中  缩小
编者按 二姐的琼瑶岁月 岁月沉香:琼瑶与我的青春记忆 琼瑶: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偶感·冬月的重负 爱情至上与爱情式微 编辑


琼瑶:我的文学启蒙老师


许洁洁

2024.12.12

  □许洁洁

  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小说,是琼瑶的《烟雨濛濛》。

  那时我上五年级,除了课本和少量的杂志,没读过什么书。母亲不知从哪弄来这本小说,对我说:“这个作家叫琼瑶,靠写作养活自己。”我不知道琼瑶是谁,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让我读她的小说。很多年以后,我才发现,这本小说就像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,引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。我从此爱上了小说,四处找书看。

  琼瑶的作品,小说我只读过这一本,更多的是电视剧。

  上初中那会儿,家里买了电视机。正值《还珠格格》热播,每到晚上,家里挤满了左邻右舍,大多是女人和孩子们。“你是风儿,我是沙,缠缠绵绵到天涯……”当电视里歌声一响,孩子们就跟着唱,唱得起劲。女人们沉浸在剧情里,跟着男女主角同喜同悲。有一次,不记得什么剧情,突然有人愤愤不平,竟扬言要把我家的电视搬出去砸了。屋里顿时一阵忙乱,有人阻止,有人劝慰,还有闻声赶来看热闹的说:“原来,是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失恋了,看着电视里的男主角那么帅,又讨女人喜欢,心情失落,跟着进入了剧情……”

  和大人共情故事不同,我喜欢《还珠格格》里的台词。因为阅读量有限,第一次看到成语、俗语、诗词的灵活应用,如同进入一个崭新的语言世界。每晚看电视,我都会带着小本子及时记下一些有意思的句子。多年以后,“动力火车”来平潭开演唱会,我带着“00后”女儿一起去现场,感受歌词带来的震撼:“让我们红尘做伴,活得潇潇洒洒,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。”

  除了《还珠格格》,我还看过《婉君》《梅花烙》《青青河边草》和《情深深雨濛濛》。前几部的剧情我差不多忘记了,但最后一部依然记得真切。

  这部剧改编自《烟雨濛濛》,正是我读过的唯一的一本琼瑶小说。第一次发现小说和剧本不同,像是拥有“上帝视角”,这感觉太妙了。大家知道后,拉着我一起看电视。我因此有特权,放下作业看电视。我坐在大家中间当解说员。剧情和小说不同时,要说给大家听。一集看完,会被要求剧透。无论是讲解还是剧透,我都会加入自己的思考,也会观察大家的反应。大概也是从那时起,我看电视剧仿佛有了“第三只眼”,能将自己抽身事外,既关注情节,也看到作者的用意。

  想到这,我觉得琼瑶算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,我的阅读和写作能从中获益。

 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再也没有读过她的小说,看过她的电视剧。但发现几件和她有关的事情。比如同村的女孩与一个外地男孩恋爱私奔,隔壁班的女生沉迷言情小说试图靠写作谋生,我们多少都受到她的影响,面对爱情,更加大胆一些。

  12月4日,传来琼瑶离世的消息,有些意外。我从铺天盖地的消息中了解了她的一生。她童年颠沛流离,六岁差点和父母一起投河而死。高中时因考20分,吞了母亲一整瓶的安眠药,幸好抢救回来。高考落榜,她成了一名不会读书的差生,但她愣是靠一支笔,写出了《窗外》,一炮而红。后来几十年,写了60多部作品,拍成电视剧的就有60部,捧红了多少俊男靓女,影响了几代人。林青霞、秦汉、林凤娇、刘雪华、俞小凡、岳翎、陈德容、萧蔷、林心如……这些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,哪个没演过琼瑶剧?她们的演艺生涯,都和琼瑶的作品紧紧地绑在一起。

  毫不夸张地说,琼瑶一手创造了一个“琼女郎”的时代,那可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啊!

  把自己比作“火花”,燃烧过,绽放过,最后,翩然变成雪花飞走了。

  她用文字,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境;她用生命,为我们诠释了“翩然”的真谛。

(全文共1366字)
分享到: